2025未上市公司100強系列2—生醫之首「精能醫學」端出止痛新解方,獨家「電刺激裝置」獲FDA許可

avatar
By GIMER Admin
2025-08-07

2025未上市公司100強系列2—生醫之首「精能醫學」端出止痛新解方,獨家「電刺激裝置」獲FDA許可

2013年成立的精能醫學,是國內第一家專精於以神經調節技術解決臨床患者「痛感」的醫材研發與製造商。圖為精能醫學總經理林威佐
 

年產量全球前十的壓縮機巨擘;靠「測試」登上股王寶座的半導體產業新星;以獨家「電刺激」技術打進美國一線醫材大廠的生技公司⋯,這些企業,或許不在當前台灣資本市場的鎂光燈下,卻早已在產業現場闖出深刻印記。它們低調潛行,實力卻絲毫不容小覷。

它們,是一批潛藏在興櫃、公開發行與創新板市場的企業尖兵。《今周刊》「2025未上市公司100強」,帶你看見這些曖曖內含光的台股明日之星。

 

若綜觀產業進榜家數,以金融業的十七家最多,其次為半導體的十一家,再來是生技醫療的九家。值得留意的是,有別於入榜的半導體公司皆為興櫃企業,進榜家數略少於半導體的生技醫療產業,九家中僅有三家是興櫃,一家目前在創新板掛牌,至於剩下的五家,都是「公開發行公司」。

 

未上市公司100強

 

精能醫學去年獲利成長214%

 

業界對此分析,相較於不少上市櫃生技股多年來本業仍處虧損,這些選擇不急於進入資本市場「大聯盟」籌資,卻因深耕特定技術或產品而已享有可觀收益的「小而美」生技業者,反而更該獲得市場重視。其中,去年獲利成長高達二一四%,位居未上市百強榜生技醫療產業之首的精能醫學,就是一個顯例。

 

場景,轉到新北市汐止。在鄰近汐科火車站的遠雄廣場大樓九樓,林威佐正試著用深入淺出的方式,向本刊解釋其公司產品在人體內部的機轉原理。

 

擁有台大生醫電子博士背景的林威佐,是精能醫學的總經理。一三年成立的精能醫學,是台灣第一家深耕於「神經調節技術」的醫療器材研發及製造商,也是國內第一家被美國前三大醫材廠「相中」、選擇策略合作的公司。

 

之所以被相中,來自於精能在「生物電子藥」應用上的一項突破性創舉:高頻電刺激技術。「真正給我們信心的,是來自第一位患者的回饋…。」談及精能的創業起點,林威佐指出,一切,其實是來自於不少國人日常都曾經歷過的「生理不愉快」經驗:慢性疼痛。

 

傳統電療效果有限 止痛藥又傷身

 

○九年,林威佐仍攻讀台大碩士班期間,曾參與一項結合電機、電子、醫學工程與臨床醫師等各方專家的跨專科研究計畫。他留意到,很多長輩因為脊椎退化壓迫神經,而透過打入骨釘、骨板等治療方式,疼痛依舊未有明顯改善。

 

林威佐觀察,許多病患因持續疼痛而吃不好、睡不著,甚至脾氣因此變得暴躁,加上傳統電療效果有限,多數病患往往最終只剩下服用止痛藥一途。但長期而言,對肝、腎都是傷害。

 

「精能創立的初衷,就是希望能解決疼痛『照顧者』與『被照顧者』的問題,」林威佐表示:「因為在臨床上可以看到,有些病人只想好好睡個覺,但因為慢性疼痛而無法入睡,使得照顧者也很辛苦。」

 

電刺激有效止痛 打進美一線大廠

 

林威佐回憶,讓他印象最深刻的經驗是發生在醫院實習期間,有次醫師叫號,病人一打開診間大門,人都還沒完全走進來,雙腳卻不得不先跪了下來,「因為他實在太痛了…。那樣的景象,真的讓人很難受。」林威佐感嘆。

 

也是在當時,林威佐團隊在一個實驗測試時發現,透過「超高頻」刺激參數設計的「+RF電刺激」方式,能顯著降低動物的疼痛反應,「當時我們就想,這樣的技術為什麼不能幫助真正需要的病人?」於是,團隊決定把這項療法帶到臨床現場,並嘗試結合已在歐美行之有年、可植入體內的緩解疼痛醫療設備,花了近十年在國內外進行相關器材開發、專利申請與臨床試驗。

 

一八年,精能的技術被美國醫療設備龍頭美敦力(Medtronic)看上,並成為其旗下基金首間投資的台灣醫材企業,隔年雙邊進一步簽署銷售合作協議,「夥伴關係」一直持續到二四年;二二年八月,精能的脊髓電刺激系統(SCS)通過美國FDA人體臨床試驗審查(IDE),成為首家獲得FDA IDE執行臨床許可的亞洲植入式高階醫療器材廠商。

 

也是在二二年八月,精能研發的StimOn(施痛停)疼痛舒緩裝置則是通過FDA上市許可,並在去年六月開始量產出貨,目前銷量已逾萬台。到了二三年七月,StimOn進一步取得台灣衛福部的醫材許可證,並於同年開始在國內多家醫療院所進行教育推廣。

 

與可成合作 打造完整創新價值鏈

 

不過,因為高階醫材製造本身須投入大量資本與設備,而精能的優勢更多在於研發,因此在去年,林威佐決定進行集團「瘦身」,將公司CDMO(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)業務出售給金屬機殼大廠可成,集團人力也從高峰時的五十多位,下降至二十二位。

 

談及與可成的合作,林威佐表示,可成將成為精能療法落地、放大與跨領域應用的重要推進器;而精能則持續提供核心技術、療法平台與臨床證據;至於雙方的共同願景,林威佐表示,「就是要打造一個『從研發到全球應用』的完整醫療創新價值鏈。」





Share: